搶奪之預防
一、 前言
強盜、搶奪犯罪是一種暴力性的財產犯罪,影響社會治安至鉅,並且造成被害人財產及身心極大傷害。
二、 搶奪犯罪手法
搶奪犯罪手法大致可分為下列幾種:
(一)街頭公然搶劫:選擇在道路、巷道公然為之,下手對象以老弱婦孺為主,方法則以騎乘機車或徒步尾隨被害人,伺機搶走被害人隨身攜帶皮包內錢財、手飾、名貴手錶等。
(二)僻靜處所搶劫:通常選擇較無人行走出入之地方下手行搶,例如公園、夜晚小巷道等,伺機搶走被害人之財物。
(三)店內趁人不備之際搶劫:進入店內伺機買東西或挑選物品,趁人不備或疏忽之際將物品當面拿走。
三、 萬一遇搶,該怎麼辦
人證與物證是將強盜、搶奪犯罪歹徒繩之以法必備之證據,民眾萬一遇搶,應依下列原則處理:
(一)在自身安全的範圍下,延遲歹徒滯留現場的時間,或隨時依情況迅速脫離現場及採取有利位置庇護自己,以免受傷害。
(二)保持冷靜、暗記歹徒特徵,是否抵抗歹徒須衡情而為,如不能對抗歹徒,應避免和他正面衝突,記住:「金錢財物不比生命重要」,同時避免成為人質。
(三)在自身安全有保障的情況下,可大聲呼叫驚嚇歹徒,呼喊現場民眾圍捕,但要記住歹徒特徵、疤記、身高、體型、年齡、口音、穿著等及歹徒觸摸過任何物品,留下指紋,以便將來報案指認。
(四)登高遠眺或安全尾隨,強記歹徒逃亡路徑、車號、車型、顏色。
(五)留住現場證人,並協助回憶描述現場一切,包括歹徒特徵、疤記、身高、體型、年齡、口音、穿著等,並保持現場原貌,包括任何痕跡、遺留物等。
(六)立即報警與警方充分合作,配合案件之偵查,儘可能提供各項資訊。
四、 預防措施
(一)提高被害意識警覺,是防範被搶劫之最重要方法,如到金融機構提款、單身在偏僻巷道行走、碰到車禍意外、在地下停車場停車、有形跡可疑之人藉機接近、搭訕時,都是身處危險時空、情境,應提高警覺迅速離開。
(二)財物暴露常是引起歹徒覬覦而遭搶劫的原因,例如穿戴貴重珠寶、到金融機構提款。
(三)平時即對所擁有之貴重財物應加以標記,或者是拍照留存,在往後的贓物指認過程中有其功用。
(四)住宅裝置鐵窗、雙道鐵門,大門窺視孔、電視對講機、保全系統等設備,均是有效的住宅防搶措施。
(五)商店營業場所安裝錄影設備、貴重商品櫥櫃之安全強化、警民報案連線系統、保全系統及保險箱等,皆為有效的防搶硬體設備,尤其是金融機構、銀樓、珠寶店、名錶店等,最是歹徒覬覦的對象,更應選擇裝置多種防範設備,不但有事先嚇阻犯罪之作用,更有利於案發時的迅速報案與減少犯罪損失,甚至有助於警察機關之案件偵辦。
(六)歹徒作案最怕被抓,民眾自組鄰里守望相助組織、崗亭、巡守隊,並於鄰里各路口或是治安重點區域加裝監視錄影系統,一旦發生治安事故,透過監視錄影系統所錄下之影像,形成了犯罪鐵證,有利警方刑案偵辦,也突顯民眾警覺意識提高,隨時嚴陣以待對付歹徒犯案,歹徒必然望而卻步。
五、結語
當前社會環境欲有效防制強盜、搶奪犯罪發生,除警察機關加強巡邏外,尤須社會全體民眾通力合作,提高警覺,家戶安裝各種防制強盜、搶奪措施,並與社區鄰里保持密切聯繫,互相照應,建立共同防禦體系。再次提醒您,唯有全民合作預防犯罪,社會安寧才有保障。